观沧海原文译文
《观沧海》曹操〔两汉〕
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
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
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
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
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
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
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译文
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,来观赏苍茫的大海。
海水多么宽阔浩荡,海中山岛罗列,高耸挺立。
周围树木葱茏,各种花草蓬勃茂盛。
萧瑟的风声传来,草木动摇,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。
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,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。
天河里的灿烂群星,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。
太值得庆幸了!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。
曹操的观沧海中的沧海是哪
沧海,指大海。以其一望无际、水深呈青苍色,故名。亦指我国古代对东海的别称。
《观沧海》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。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,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,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、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;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,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,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,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。全诗语言质朴,想象丰富,气势磅礴,苍凉悲壮。
观沧海是曹操年轻时候的诗
不是年轻时候的诗歌。曹操生于155年,《观沧海》是建安十二年(207)九月曹操北征乌桓,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。这时曹操已经52岁了。
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,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,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、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;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,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,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,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。
相关问答
Q1: 《观沧海》是曹操什么时候写的啊?
A1: 哎呀,说起《观沧海》啊,这可是曹操在东汉末年写的呢!具体是在建安十二年(公元207年),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归来,路过碣石山时,心情大好,就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。
Q2: 《观沧海》原文里的“东临碣石”怎么读啊?
A2: “东临碣石”啊,读起来就是“dōng lín jié shí”,这里的“碣石”是指碣石山,曹操站在山上俯瞰大海,那种豪情壮志真是扑面而来啊!
Q3: 能不能简单翻译一下《观沧海》的开头几句?
A3: 当然可以啦!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”就是说曹操站在碣石山上,眺望那辽阔的大海。“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”则是形容海水波涛起伏,山岛高耸挺立,这几句一下就把那种宏大的场面给勾勒出来了,厉害吧?
Q4: 《观沧海》这首诗表达了曹操什么样的心情?
A4: 哎呀,这首诗可是把曹操那种豪迈、自信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!你看他站在高处,俯瞰大海,心中想的可是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,诗里那种磅礴的气势,简直就是曹操内心世界的写照嘛!
本文来自作者[后若惜]投稿,不代表梦蝶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aiwan520.cn/jyan/202501-399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梦蝶号的签约作者“后若惜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观沧海原文译文 观沧海曹操原文带拼音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梦蝶号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本文概览:观沧海原文译文《观沧海》曹操〔两汉〕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...